学术造假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学术腐败现象,屡禁不止的学术造假事件,引发社会的极大关注。这只是高校理科的学术造假,而高校文科的学术造假之多,真让人担忧和痛恨。
学术造假给高校带来了不良影响,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严重破坏。
学术造假说明了学术腐败的严重性以及“保护伞”和“关系网”的问题。学术造假的背后是师德师风的沦丧。师德师风是教育的灵魂,是人民教师的良心;教书者必先行为人师,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。当前,对学术造假案例,各高校必须采取公开通报的方式,加大对学术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。对待触犯刑律者,应提请司法机关依法惩处。
治理学术腐败也要打掉“保护伞”及“关系网”。学术造假的“保护伞”固然与高校教师自律、利益集团影响和学术道德建设存在的弊端有关,也与学术机制存在的缺陷有关,还与高校的“山头主义”“保护主义”有关;而“关系网”又与钱权交易、色权交易等有关。因此,要治理学术腐败,必须彻底铲除这些温床,坚决打掉学术腐败的“保护伞”及“关系网”。
虽然“保护伞”或者“关系网”不是认定学术腐败的必要条件,但学术腐败的发展壮大,基本上都离不开掌握相关领域公权力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、纵容甚至参与。这些人更容易受到学术腐败的诱惑、收买,成为“保护伞”或者“关系网”,存在比一般国家工作人员更高的廉政风险。因此,反学术腐败既要打掉涉学术造假者,也要追查学术造假背后的“保护伞”和“关系网”。
学术腐败及其“保护伞”和“关系网”是侵蚀学术诚信和学术健康的毒瘤。要清除这种毒瘤,就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师德师风“一票否决”制度,重拳整治学术腐败及其“保护伞”和“关系网”。既要惩治学术腐败者并撤销他们所获得的职称(职务)和因其取得的一切荣誉,也要严肃处罚那些为他们充当“保护伞”和“关系网”的人。
学术腐败除了道德上的沦丧,还有“腐败此类的定性”,道德与法律作为治理规范手段的“两驾马车”,只有互相运用才能形成合力,继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。我们坚信,只有加大惩治力度,才能治理学术腐败,还高校一片清风正气。(作者:江涛,目前任职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,法学博士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