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期刊杂志 > 正文

《西部学刊》简介 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

时间:2022-01-14 17:08:31 来源: 评论:0 点击:

  《西部学刊》创刊于2013年,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,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主管、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。
  
  据2018年8月《西部学刊》编辑部官网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编辑部约稿编辑6人、责任编辑3人、编务1人、网络编辑1人。
  
  据2018年8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共出版文献1381篇、总被下载120351次、总被引766次;(2017版)复合影响因子为0.148、(2017版)综合影响因子为0.061。[2]据2018年8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载文量为1501篇、被引量为366次、下载量为15200次;2015年影响因子为0.13。
  
  目录
  
  1历史沿革
  
  2办刊条件
  
  ▪栏目方向
  
  ▪人员编制
  
  ▪合作交流
  
  3办刊成果
  
  ▪收录情况
  
  ▪出版发行
  
  ▪影响因子
  
  4文化传统
  
  ▪形象标识
  
  ▪精神理念
  
  5现任领导
  
  历史沿革
  
  2013年,《西部学刊》创刊。
  
  2014年11月,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。
  
  2015年,《西部学刊》新闻与传播版创刊。
  
  2016年,《西部学刊》刊期由月刊更改为半月刊。
  
  2017年,《西部学刊》刊期更改为月刊。
  
  办刊条件
  
  栏目方向
  
  报道内容
  
  《西部学刊》主要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研究,马克思哲学文本问题研究,中国思想史及中国哲学研究,西方哲学研究,美学研究,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,中国改革开放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,西部地域文化及西部文学研究,经济学理论研究,西部区域经济研究,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,史学理论研究,周秦汉唐研究,文化史、社会史研究,古代史、近代史、现代史研究,当代中国研究,中共党史重要问题(人物、事件、理论)研究,社会学研究,法学研究,政治学研究,文艺学研究,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,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。
  
  主要栏目
  
  《西部学刊》设有文史论苑、探讨与争鸣、西部名师、现代教育、西部文化、传媒与出版、经济纵横、民主与法制等主要栏目。
  
  读者对象
  
  《西部学刊》的读者对象为:大专院校、社科研究单位人员,各级党政机关、人民团体、企事业单位人员。
  
  人员编制
  
  据2018年8月《西部学刊》编辑部官网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编辑部约稿编辑6人、责任编辑3人、编务1人、网络编辑1人。
  
  《西部学刊》编辑部成员
  
  职务
  
  姓名
  
  约稿编辑
  
  姚轩鸽、杨建军、付小梅、郭晨梅、尹江伟、朱慧莉
  
  责任编辑
  
  杨立民、鸣一、李直
  
  编务
  
  尹江伟
  
  网络编辑
  
  朱慧莉
  
  合作交流
  
  2016年,《西部学刊》杂志社等联合举办了陕西省第一届全民读书月征文活动,该活动揭晓了该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。[6]
  
  办刊成果
  
  收录情况
  
  《西部学刊》被中国知网、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、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录。[2-3][5]
  
  出版发行
  
  据2018年8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共出版文献1381篇。
  
  据2018年8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载文量为1501篇。
  
  影响因子
  
  据2018年8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总被下载120351次、总被引766次;(2017版)复合影响因子为0.148、(2017版)综合影响因子为0.061。
  
  据2018年8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被引量为366次、下载量为15200次;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(扩刊版)数据显示,《西部学刊》影响因子为0.13,在全部统计源期刊(6735种)中排第5945名,在社会科学理论(113种)中排第96名。
  
  文化传统
  
  形象标识
  
  图中文字为该刊的中文名。
  
  精神理念
  
  《西部学刊》立足中国西部、面向全中国、放眼世界,突出学术性、原创性、前瞻性、开放性,直面理论热点,紧扣社会脉搏,为西部大开发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学术理论支持。
  
  《西部学刊》以全球视野,关注中国西部,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见微知著,实事求是,促进学术交流,推动思想解放,服务改革开放。
  
  《西部学刊》坚持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,尊重差异、包容多样,鼓励不同观点的探索与争鸣,提倡说理充分的批评和反批评,为理论创新提供建设性的交流平台。

相关热词搜索: